0531-59683333
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钟罩式与箱体式冻干机产品设计差异解析

钟罩式与箱体式冻干机产品设计差异解析

更新时间:2025-11-05点击次数:18

一、结构设计:从布局到功能的本质区别

(一)腔体布局与结构形式

钟罩式冻干机图一采用上下分立的经典结构,冻干腔与冷阱呈垂直分布,冻干腔通常为透明有机玻璃罩,便于实时观察物料状态。然而,其冻干腔不具备预冻功能,需依赖外部低温设备完成物料预冻,增加了人工操作环节和交叉污染风险。

image.png image.png

图一 钟罩式冻干机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图二 箱体式冻干机

箱体式冻干机(原位型)图二则采用一体化腔体设计,冻干腔与冷阱独立分隔,内部集成制冷搁板,形成封闭的冻干系统。搁板兼具预冻与加热功能,物料从预冻到干燥的全流程无需转移,通过设备内置的制冷系统直接降温冻结,避免了外部环境干扰。这种结构紧凑且密封性强,显著提升了冻干过程的可控性。

(二)预冻功能的实现方式

钟罩式冻干机的预冻环节依赖外部设备(如低温冰箱),预冻完成后需人工将物料转移至冻干腔,操作步骤繁琐且易受环境温度影响,可能导致物料局部融化或温度波动,影响冻干均一性。

箱体式冻干机的搁板直接搭载制冷模块,可在腔体内实现 - 40℃ + 70℃的温度调控,支持物料原位预冻。通过精准的 PID 控温技术,搁板温度均匀性误差可控制在 ±1℃以内,确保物料在预冻阶段形成稳定的冰晶结构,为后续升华干燥奠定基础,尤其适合对温度敏感的生物制品。

二、功能设计:自动化与专业化的技术分野

(一)操作自动化与流程控制

钟罩式冻干机在操作上依赖人工经验,整个干燥过程需操作人员手动调节真空度,切换冷阱工作状态。例如,在真空度调控环节,操作人员需时刻关注真空表读数,手动调整真空泵的工作频率,以维持合适的真空环境。冻干曲线也难以实现程序化控制,这意味着每次冻干实验的工艺参数难以精确复现,不同批次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差异。

箱体式冻干机则代表了高度自动化的发展方向,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,支持冻干曲线的全流程编程。操作人员可以提前在控制系统中预设好 50 个以上的控温区段,设备就能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。系统还能实时监控真空度、冷阱温度、搁板温度等关键参数,并将这些数据自动保存,方便后续追溯查询。在医药生产领域,一些箱体式冻干机集成了物联网模块,即便操作人员不在现场,也能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,一旦设备出现异常,还能及时发出故障预警,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工艺稳定性,符合医药行业对 GMP 规范的严格要求。

(二)密封性与环境控制能力

钟罩式冻干机的透明罩冻干腔均为亚克力材料,长期使用后,尤其是在温度变化和压力差的作用下,可能会发生翘曲或变形,透明罩与底座通过密封圈连接,密封圈会逐渐磨损,这些都会导致密封性下降。密封性不佳会使得真空度难以维持稳定,进而影响冻干效果。由于冷阱安装在冻干仓体下方,冻干腔上下温差较大,可达 5℃以上,这就容易造成物料干燥不均匀,有的部分干燥过度,有的部分干燥不足。

箱体式冻干机在密封性和环境控制方面表现出色。它采用医用级不锈钢腔体或高强度密封材料,能有效保障设备的密封性,空载时真空度可稳定维持在 10Pa 以下。设备还支持惰性气体回填功能,精度可达 0.2μm,能有效隔绝外界污染,为物料提供低氧的干燥环境。搁板加热系统通过辐射或传导的方式均匀供热,配合冷阱强大的捕水能力,凝冰量可达 6kg以上,确保物料在低温、低氧的环境下完成干燥。对于酶制剂、疫苗等易氧化的样品,这种环境控制能力至关重要,能较地保留样品的活性和品质。

、总结:技术选型的核心考量

钟罩式与箱体式冻干机的设计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“成本 - 效率 - 精度" 的权衡。前者以简洁实用取胜,适合入门级实验和常规物料干燥;后者以技术集成见长,满足高精尖领域对自动化、密封性和工艺可控性的严苛需求。在实际选型中,需结合物料特性(如生物活性、形态结构)、生产规模(实验型 vs 中试型)及合规要求(如 GMP 认证),选择最适配的设备方案,以实现冻干效率与质量的双重优化。


微信咨询

微信公众号
热线电话:0531-59683333

Copyright © 2025济南骏德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2020039932号-2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