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时间:2025-11-06
点击次数:27
猪排骨冻干实验报告
一、实验目的
冻干技术,又称冷冻干燥技术,作为一种先进的干燥方法,近年来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。本实验旨在研究猪排骨进行冻干处理的可行性和效果,通过对冻干工艺的优化,为猪排骨的深加工提供新的技术参考。
图1 猪排骨
本次实验选用的猪排骨(图1)遵循严格标准:优先挑选新鲜、色泽红润且无异味的排骨,其表面应呈现自然的肉红色,脂肪部分洁白且有光泽;肉与骨头的附着紧密,具有一定的弹性,按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;猪排骨的肋骨粗细均匀,每根肋骨长度在 10 - 15 厘米之间,肉质厚度保持在 1 - 1.5 厘米,以减少因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。
(二) 实验设备
图2 真空冷冻干燥机 FD - 604
型号 | FD - 604 |
冷阱温度 | -85℃(环境温度≤23℃) |
最大凝冰量 | 15kg |
真空度 | ≤5Pa(空载) |
极限真空度 | 1Pa |
冻干仓尺寸 | 434mm×496mm×441mm |
最大冻干面积 | 0.48㎡ |
板层尺寸 | 300mm×400mm |
隔板层数 | 4+1 |
板层控温范围 | -50~+60℃ |
压盖功能 |
真空冷冻干燥机:型号为 FD - 604(图2),以上为其参数
三、实验方法与流程
冷冻干燥技术,基于水的三相变化原理,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猪排骨先降温冻结成固体,此时猪排骨中的水分转化为冰晶状态。在三相点(温度为 0.01℃,压力为 610Pa )以下,当压力降低或温度降低时,猪排骨中的固态冰会直接升华成水蒸气,从而实现脱水干燥。
1.原料准备:将挑选好并经过预处理的猪排骨小块,均匀放置于冻干机的托盘上,每块猪排骨之间保持 1 - 2 厘米的间隔,注意保持托盘的水平放置,避免猪排骨因位置倾斜而影响冻干效果。
2.冷冻阶段:启动冻干机的制冷系统,设定冷冻温度为 - 45℃,冷冻时间为5小时。在冷冻过程中,密切关注冻干机的温度显示,确保温度均匀下降并稳定在设定值。
3.升华干燥阶段:当猪排骨冷冻完成后,开启真空系统,将冻干腔室的压力逐渐降低至20-30Pa(图3)。同时,启动加热系统,缓慢升高搁板温度,将温度控制在 - 15℃,升华干燥时间设定为26 小时。
4.解析干燥阶段:升华干燥完成后,进一步升高搁板温度至0℃,保持真空度在 10-20Pa(图3),进行解析干燥,时间为6 小时。此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高温干燥,先升高搁板温度至30℃,时间为8 小时,再升高搁板温度至40℃,时间为6小时,保持真空度在 10-20Pa(图3)。
5.包装阶段:冻干结束后,待猪排骨冷却至室温,迅速将其从冻干机中取出,选用高阻隔性的包装材料,如铝箔复合袋进行包装。
图3 FD - 604猪排骨冻干工作曲线

图4 冻干前猪排骨 图5 冻干后猪排骨
冻干前,猪排骨(图4)呈现出新鲜肉类的红润色泽,表面富有光泽,肉质饱满且具有一定的弹性,经过冻干处理后,颜色明显变浅,呈现出灰白色;形状方面,猪排骨(图5)的整体轮廓基本保持不变,但体积明显缩小,约为冻干前的三分之一左右;在质地方面,冻干后的猪排骨(图5)硬度大幅增加,用手触摸感觉坚硬且脆,肋骨部分变得极易折断,肉质部分也失去了原有的弹性,变得酥脆。
本次猪排骨冻干实验,成功探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冻干工艺。通过对冻干过程中各个阶段参数的严格控制,实现了猪排骨的有效脱水干燥 。从实验结果来看,冻干后的猪排骨在外观上虽颜色变浅、体积缩小,但整体形状得以保持,质地变得坚硬酥脆。
综合来看,冻干技术应用于猪排骨加工具有显著优势,能够有效延长猪排骨的保质期,在常温下可保存数年,降低了产品的腐烂风险,同时减少了因冷冻保存所需的冷链成本;极大程度保留了猪排骨的营养成分,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、营养肉类产品的需求 。